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百色市自然资源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1-08 16:00

市依法市办:

今年以来,我局在局党组领导下,围绕局中心工作和区厅法规处、执法局以及市依法治市办2024年工作要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铆定目标、强化措施,立足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各项工作的行政行为,狠抓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案件审查、行政复议诉讼、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立法施法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学习培训等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法治自然建设上新台阶。

一、2024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成效

(一)严格审查案件并做好政策法规服务。严格对标审查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案件卷宗,退回要求补正41份,出具查处到位意见书378份(其中20份上报自然资源厅出具)。为业务科室规范性文件、项目采购以及招投标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服务、提供决策参谋59件次;审核市本局项目政府采购程序43件次。召开案件研判专题会议9次,牵头组织召开业务工作会议4次,筹备并成功召开全市自然资源系统2024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市本局专家参与公共决策清理规范工作会议、本局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地方性法规政策清理工作会议、田阳区岩肥山石灰岩矿山加工场地和上山道路合法用地座谈会并部署相关工作,积极参与乐业县被自治区挂牌督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改工作。

(二)精心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座谈交流会方式完成集中学习培训业务2次,其中4月22日举办全市2024年法治自然建设工作座谈视频会议,邀请区厅法规处、执法局领导和局法律顾问到会指导,与会人员首次扩大到乡镇分管领导、业务工作人员;5月15日召开百色市2024年自然资源执法监察业务培训暨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会议,向区厅提交优秀案件卷宗2件。督促市本局持有行政执法证资格证的工作人员37人登录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管理系统开展在线20个学时的培训,组织各县级自然资源局执法人员参加区厅举办的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培训班学习;9月28-30日组织各县局业务工作人员前往区厅参加全区自然资源系统2024年依法行政培训班学习;把市本局挂点联系那坡县坡荷乡永安村和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学法用法联系点,并制定自然资源领域法治宣传培训计划,按时间节点深入推进实施。

(三)依法审批土地、规划和矿产等各类许可。全市共上报90个批次(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用地859.8008公顷(其中包括10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获批94宗(包括2023年上报2024年批复的部分项目),获批面积835.6095公顷。共批复临时用地申请43宗,批复总用地面积274.7139公顷。依法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41本,审核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初审意见的报告3份。受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规划条件核实、方案审查等报建材料共264份,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4个项目共31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8个项目共116本;规划条件核实意见表29个项目共72份。办理矿政类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41件,完成15个地图审核共881幅图、核发测绘作业证14本、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要利用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审批及受理衍生产品领用共10件、受理测绘项目备案41件。依法按“双公示”工作要求完成264件行政许可事项发布工作。

(四)依法持续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截止2023年11月30日,我市累计完成924个村庄规划编制,其中已入库的村庄规划200个,入库率为21.64%。2024年自治区下达百色市292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截止2024年11月30日,我市已经完成533个村庄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审查,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的任务,完成率为182.5%。

(五)加强巡田管控,全力攻坚耕地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日常巡查监管,不断推动完善全市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巡田202448次,发现并处置问题共56宗,耕地保护田长制网格化监管有效落实。今年我市组织对耕地现状进行全面摸排,经分析预测,我市今年耕地保有量缺口为27.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缺口21.86万亩。经攻坚整改,截止11月27日全市累计流入耕地1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74万亩;耕地保有量仍缺口12.9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仍缺口20.12万亩,耕地恢复任务依然艰巨。 目前各县(市、区)仍全力整改攻坚,预计12月31日可完成2024年度耕地保护任务。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剧增。2019年机构改革以后,从市住建局划转相关城乡规划和不动产登记、从市林业局划转山林确权、从市农业农村局划转相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等工作到市自然资源局,由于市、县自然资源部门接收时没有经过第三方清点、核实即接收相关工作,而其他部门在移交证件档案以及相关复议诉讼案件等材料中所收集的佐证材料缺失,存在登记发放手续程序错误等问题。随着社会群众的法治意识、维权意识提高,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在不动产登记、城乡规划、行政审批等方面复议诉讼案件日益增多。

(二)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土地市场低迷,完成土地出让财政入库压力不断增大。市本级土地收储资金不足,土地征拆遗留问题多难度大,土地收储进度慢。土地储备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因土地储备融资渠道窄,土地收储资金未及时到位,影响市本级土地储备工作。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土地市场不活跃。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力度加大,百色土地市场不活跃,土地流拍较常年大幅增加,很多拟出让地块没有意向购买人。百色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片区开发需求,影响土地市场培育。

(三)对县(市、区)责任压实不够,部门协同配合不到位。耕地整改恢复“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比较明显,自然资源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部门合力推动整改力度不够。历年耕地“非粮化”问题存量大。耕地流向经济林地和园地约40.79万亩占70%,且成林期、盛果期的林果占60%,种植4年以上占63.61%;同时规模化流出比重较大,5亩以上约33.11万亩占56.81%。流出耕地大部分属于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期间,农业结构调整,促农增收产业。整改难度大、成本高。由于耕地流出数量大,推动地块整改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群众切身利益,在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压力大、群众思想动员难,整改成本也较高。

三、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市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年度普法和干部教育计划,在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上带头宣讲。二是一体推进法治建设与自然资源具体业务。亲自审核局总体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融入自然资源具体业务工作,全面推行法治建设问题、任务和责任“三张清单”制度。三是带领局班子领导成员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制度。带头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坚持局“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定,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听证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对全市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开展“断源”联合专项行动,立案查处违法采矿案件182宗,没收非法矿产品4300多吨,罚款共计244.17万元,有效遏制全市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

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案件处置指导,全力降低复议被纠正率、诉讼案件败诉率针对当前不动产登记、山林确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剧增趋势,主动与司法机关沟通,争取给予指导和支持。聚焦市局重大涉法涉诉案件,组织相关科室单位整合力量集中应对处置,保持市本局行政诉讼无败诉率。深入开展行政败诉案件大反思“复盘行动”,针对2023年以来行政复议诉讼败诉案件进行复盘倒推工作环节,查找漏洞进行整改;统筹调度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政策法规工作力量,深入现场开展案件处置指导,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前置工作,减少行政复议被纠正件数、降低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

(二)合力推动完成耕地保护任务目标,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一是用好自治区全域0.2米分辨率航测影像成果以及近期下发0.5米监测发现疑似耕地流出图斑,再举证新增耕地1.15万亩。二是推动27个土地开垦项目入库,新增耕地0.35万亩。三是动员县级辖区铝土矿企业实施耕地恢复,减轻整改资金保障压力,新增耕地2万亩。四是整改12.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预调出待整改图斑,新增耕地2万亩。五是从历年流出的大图斑中整改恢复耕地13.88万亩。主要从“二调”到“三调”期间流出的86.63万亩图斑中,选择65亩以上的大图斑进行整改,恢复耕种条件,纳入年度变更。六是对全市摸排确认流出的耕地大图斑进行整改,控制耕地流出。重点对5亩以上约20万亩(其中25亩以上12.07万亩)耕地流出大图斑进行攻坚整改,并重点整改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平整清表恢复耕种条件。七是总结推广县(区)耕地整改经验,拓宽耕地整改路径。八是通过重大项目耕地占补指标交易协助各县(市、区)筹措部分耕地整改资金。九是市委、市政府层面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百色市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高位推动整改,强化机构和人员配备,创新工作手段,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长效监管机制。

(三)持续推进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百色篇章奠定自然资源法治保障。一是提前介入项目用地报批,细化工作举措,靠前服务,指导开展用地报批前期工作。对项目开展用地报批前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要定期跟踪并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对项目涉及的前期征地、耕地占补平衡、规划编制、压覆矿审批、勘测定界、林地审批等工作领域,实施每个工作领域专员负责,明确工作任务,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困难。三是全力协调重点项目用地空间、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规划审批,加强上下联动协同开展,形成项目用地保障闭环工作机制,压紧用地审查报批效率。

百色市自然资源局

202518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